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国内外吡喹酮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钱科,汪伟,梁幼生.国内外吡喹酮研究进展[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1,9(3).
作者姓名:钱科  汪伟  梁幼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卫生部寄生虫病预防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无锡市,214064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卫生厅项目,江苏省预防医学研究课题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中期,吡喹酮的问世开启了血吸虫病化疗的新篇章1,2].吡喹酮不仅对感染人体的5种血吸虫,即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均有效,而且疗程短(1~2d)、疗效高、不良反应少 3].尽管吡喹酮用于治疗血吸虫病长达30余年,但其确切杀虫机制迄今尚未阐明14,5].随着吡喹酮在世界许多国家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长期大量反复使用,虫体是否会在药物选择压力下下产生抗药性引发了广泛关注6-10].本文从吡喹酮的理化性质、测定方法、抗寄生虫作用、抗血吸虫作用机制、抗药性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2010年吡喹酮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