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室晚电位临床应用现状与进展 |
| |
作者姓名: | 吴向明 |
| |
作者单位: | 安徽省嘉山县人民医院(吴向明),安徽省嘉山县人民医院(邹继田) |
| |
摘 要: | <正>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 VLP)这一概念由Durrer和Fontain分别于1961年和1977年提出,即指在心室刚刚结束除极后出现的电活动,表现为低振幅、高频率的多形性尖波。我国于1986年起逐渐普遍地开展此项检查技术。业已证实,VLP与心室内折返之间有肯定的关系。当VLP延长,形成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在心外膜等时标测上显示出8字形折返环,折返环共同通道的连续除极表现为连续的碎裂电位。VLP已成为心血管领
|
关 键 词: | 心室晚电位 心脏病 心电图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