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消化系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新方法
引用本文:陈剑,刘菲,任卫平.消化系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新方法[J].胃肠病学,2000,5(2):122-124.
作者姓名:陈剑  刘菲  任卫平
作者单位:1. 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1 200092
2. 上海市东方医院消化功能检测中心
3. 上海市东方医院消化功能检测中心: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摘    要:胃肠疾病若干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一、乳糜泻(CD)CD又称效质敏感性肠病、非热带口炎性腹泻,是因对教质不耐受所致的小肠粘膜损害,在欧洲、北美洲和澳州较常见,而在亚洲和非洲相对少见。目前用于诊断CD的实验室检查包括以下几项。1.抗肌内膜自身抗体(IgAEmA):通常采用免疫荧光法进行测定,人脐带成分或猴食管常被用作测定基质。IgA-EmA是协助诊断CD的经典检测指标,特异性一般>95%。因此,IgA-EmA阳性者常需作小肠活检以明确诊断。CD患者经严格去鼓质饮食后,其IgA-EmA滴度可恢复正常。因此,IgA-EmA滴度测定也可用于…

关 键 词:消化系疾病  实验室诊断  新方法
修稿时间:1999年3月1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