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成人麻疹并急性肝损害患者血清IL-33 高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姓名:刘春华  王伟红  崔霞  刘晶晶  李庆彦  王思奎  刘菲
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感染科
摘    要:目的:探讨麻疹并急性肝损害患者血清IL-33 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成人麻疹并肝损害60 例为研究对象,无肝损害28 例为对照,同时纳入查体中心20 例健康人为健康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法) 测定血清IL-33 的水平,于第0、7、14 天动态观察肝损害组血清IL-33 变化,并分析血清IL-33 水平与临床生化及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将60 例肝损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保肝组和无保肝组,各30 例,对比第7 和14 天两组患者间血清IL-33 变化。结果:麻疹并肝损害、麻疹无肝损害患者血清IL-33 水平分别为(205.20±25.74) pg/ ml、(168.70±18.14) pg/ ml,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132.17±12.41) pg/ ml,P<0.05],以肝损害组显著;第7 天,无保肝组血清IL-33 表达显著高于保肝组。第14 天,保肝和无保肝两组间血清IL-33 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延长,肝损害组患者血清IL-33 呈下降趋势,于治疗第14天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33 水平与肝损害的程度一致。相关分析提示IL-33 与ALT、GGT、IL-6 呈正相关(r =0.392 1、0.503 9、0.724 9,P<0.001)。结论:血清IL-33 在麻疹肝损害中呈高水平表达,IL-33 可能参与麻疹病毒诱发的急性肝损害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关 键 词:麻疹  肝损害  血清IL-3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免疫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免疫学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