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100例回顾性分析 |
| |
作者姓名: | 高玮 孙建光 |
| |
作者单位: | 1.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250014 2.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科,济南,25001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技术专项--中药药理学研究与药效评价关键技术 |
| |
摘 要: | 目的总结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证候规律,完善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辨证标准。方法遵循以方测证、以效测证的原则,回顾性分析经疏肝健脾法治疗有效的门诊病人100例,填写临床证候调查表,统计分析性别、年龄、病程、饮酒情况、症状、体征、舌象、脉象、HBV-DNA、B超、肝功能损害程度与肝郁脾虚证的相关性及用药情况等。结果入选病例发病年龄多集中在30~39岁;性别分布男性多于女性;病程多集中在1~5年左右,病程较长;不饮酒者居多;主要症状以倦怠乏力、胁肋隐痛、唇甲紫暗为主,次要症状以纳差、面色晦暗、小便黄为主;舌质以淡为主,其次为暗红;舌苔以薄为主,其次为白腻。脉象以弦为主,其次为沉细;HBV-DNA以>105copy/ml居多;B超结果以慢性肝损害为主;肝功能损害程度以中度居多;本次研究发现处方中肝郁脾虚证所用中药共计116味,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为柴胡,其次为甘草、茯苓、白术、白芍、郁金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证证候规律及辨证标准与以往研究结果有所差别,将来应扩大样本、采用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这一研究结果。
|
关 键 词: | 慢性乙型肝炎 肝郁脾虚证 证候规律 用药特点 回顾性分析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