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筋膜松解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
引用本文:赵保礼,赵智,张立庄,杜国英,胡燕丽,邢军.筋膜松解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020,42(3):239-241.
作者姓名:赵保礼  赵智  张立庄  杜国英  胡燕丽  邢军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石家庄 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石家庄 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石家庄 050031,河北省优抚医院康复科,石家庄 050031,河北省优抚医院康复科,石家庄 050031,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石家庄 050031
基金项目:河北省2018年度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80250)
摘    要:目的 观察筋膜松解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背痛(NLBP)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NLBP患者分为观察组、筋膜松解组及核心肌训练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及姿势纠正指导,观察组同时辅以筋膜松解术治疗及核心肌群训练,筋膜松解组则辅以筋膜松解术治疗,核心肌训练组则辅以核心肌群训练,3组患者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进行为期12周的随访,观察3组患者远期疗效情况。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3.70±0.78)分]、ODI指数评分[(17.47±2.75)%]以及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评分与治疗前差值[分别为(4.28±1.13)分、(22.47±2.69)%]均明显优于筋膜松解组及核心肌训练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发现观察组在治疗结束后6周、12周时其疼痛VAS评分[分别为(3.80±0.66)分、(3.50±0.97)分]均较治疗结束时无明显变化(P>0.05),而上述时间点筋膜松解组及核心肌训练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结束时明显增加(P<0.05)。 结论 筋膜松解术联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NLBP患者具有协同作用,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腰部功能,且远期疗效较好。

关 键 词:深层肌肉刺激仪    核心肌训练    非特异性下背痛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