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金匮》“痰饮”的认识及“慢支”的证治
引用本文:潘澄濂.对《金匮》“痰饮”的认识及“慢支”的证治[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11).
作者姓名:潘澄濂
摘    要:痰饮、咳嗽,《金匮要略》并为一篇,而后世医学则分为二。现代医学中的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以咳嗽、咯痰,甚或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此与祖国医学的痰饮咳嗽证相近似,故探讨”慢支”之辨证和治疗,从痰饮咳嗽着手,推本溯源,有一定意义。一、痰饮概述1.释义:按“痰”,古本作“淡”。如晋·王羲之《初月帖》有“淡闷干呕”;宋·黄伯恩《法帖刊误》:“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湿之干。今人以淡作痰,以干作乾,非也”。由此推测,《金匮要略》的“痰饮”,原为“淡坎”,恐系后人改作痰饮。此外,如《肘后方》有治痰(疒阴)诸方,可能即为今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