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临床观察探讨参芪健心方干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机制
引用本文:郭言午,方才敬,施俊峰,刘攀,戴小华.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临床观察探讨参芪健心方干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机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7):1180-1185.
作者姓名:郭言午  方才敬  施俊峰  刘攀  戴小华
作者单位:1.安徽中医药大学230038;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绍兴中医院;;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4.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30031;
基金项目: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资助项目(No.中医药发展秘2018-23)。
摘    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临床观察探析参芪健心方干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西医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且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的病人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芪健心方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6 min步行距离(6M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得核心处方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靶点;筛选出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8.1构建参芪健心方“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通过基迪奥生物信息云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结果:两组病人中医证候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血浆脑钠肽、6MWD、LVEF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

关 键 词:慢性心力衰竭  临床观察  参芪健心方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