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姚华 李玉华 朱滨 吴晓华 陆胜德 |
| |
作者单位: | 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3.上海百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0233 |
| |
基金项目: | 新疆乌鲁木齐市科学技术项目基金资助(No.Y31102) |
| |
摘 要: | 背景与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Apolilpoprotein B, ApoB)、β3-肾上腺素能受体(β3-adrenergic receptor,β3-AR)、细胞色素P4502E1(cytochrome P4502E1,CYP2E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发病的关系,并从分子水平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芯片技术,对194例NAFLD患者和189例健康对照的ApoB、β3-AR、 CYP2E1基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轻度NAFLD组Apo BMspⅠ位点M+M-基因型频率(18.6%)和等位基因型频率(9.3%)均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10.3%和5.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Apo BMspⅠ和CYP2E1基因多态性的联合作用使中重度脂肪肝发病的危险性增加近4倍。结论: Apo BMspⅠ位点多态性与轻度NAFLD有关,CYP2E1和Apo B MspⅠ基因多态性的联合作用分析从分子水平解释了NAFLD发生发展的机制,同时也为研究NAFLD遗传易感性从方法学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关 键 词: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芯片
|
文章编号: | 1004-616X(2006)03-0230-04 |
收稿时间: | 2005-03-25 |
修稿时间: | 2005-11-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癌变.畸变.突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癌变.畸变.突变》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