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特刊综述】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现有概念以及争议
作者姓名:Ilpo  Huhtaniemi
作者单位:[1]Institute of Reproductive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Hammersmth Campus, London, UK [2]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University of Turku Kiinamyllynkatu, Turku, Finland.
摘    要:尽管血清睾酮(T)受抑制在中老年男性中常见,但仅有一小部分人发展成伴有弥漫性(如勃起功能障碍),生理性(如缺乏活力和虚弱)以及心理性(如抑郁)症状的真正的低雄激素综合征。这种综合征有多种称法,包括男性更年期或更年期,男人更年期和中老年男性部分雄激素缺乏。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最恰当地描述了这类综合征因而被普遍接受。在LOH中睾酮的降低是轻微的,因此性腺功能减退症可由原发性睾丸衰竭造成(睾酮水平低,黄体生成素水平高),也可继发于下丘脑.垂体轴功能障碍(睾酮水平低,黄体生成素水平低或不正常)。后一种形式更常见,而且经常与超重/肥胖或慢性疾病相关(如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脏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虚弱)。LOH诊断的问题是症状(在20%-40%随机男性中)和低水平的循环睾酮(占70岁以上的男性的20%)不相符。欧洲男性增龄研究(EMAs)近期为LOH定义了严格的诊断标准,包括同时存在可再生的低水平血清睾酮(总睾酮〈11nmol l-1且游离睾酮〈220pmol l-1),以及性功能方面的三个症状(勃起功能障碍,性幻想和晨勃频次的减少)。以这个标准来看,仅有2%的40~80岁男性患有LOH。比之生理年龄本身,低水平睾酮的原因更常见的是肥胖,尤其是总体健康受损的那种。关于LOH是否需要治疗以及如何治疗的循证资料是非常稀缺的。最合理的方法是改变生活方式,降低体重以及对合并疾病进行有效治疗。雄激素替代治疗被广泛应用,但该法的真正疗效以及短期和长期的风险尚缺乏循证资料的支持。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总结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现有概念以及存在的争议。

关 键 词:性腺功能减退症  男性增龄  肥胖  睾丸功能  睾酮
收稿时间:2013 Jun 13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