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心肺阴虚时神无所养,魄无所藏,百脉失养,以致悲喜不自知,行为相矛盾,如有神灵作祟,心肺阴虚生内热,内热生虚火,虚火扰心神,从而导致心神不安,饮食、行为失调,感知冷热矛盾。心气血内虚,心脉失于充养,又受外界惊恐刺激,使血气逆乱而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出现精神惶恐,卧起不宁,自觉心中跳动不安的症状。心阳虚衰,不能运化水液使水液疏泄失调,上凌于心致使心阳被遏,阳气欲发不得,病者出现心情烦躁,忐忑不安的症状。肝阴亏虚则魂无所归,故本病的特点是心中烦扰,郁郁不宁,不能安然入睡。脾阳虚衰,湿从寒化,不能消化食物,当饱食之后,食物得不到运化使气滞阻滞不畅而烦闷。实邪阻肺时,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使肺气壅滞于内,气机不畅,其气化燥,使人喘息而烦躁不安。湿热内蕴中焦,脾胃升清降浊失常,浊湿不降上冲于心,加之内蕴之热,上扰心神,轻者心中郁闷,烦热不安,重者心中烦乱,反复颠倒,莫可名状。肝经湿热则心中懊恼,心烦症状更为明显。寒饮搏结胸胃,胸阳阻滞,欲伸不能,邪正相搏,气机逆乱,病势欲出不能,欲降不得,以致心胸烦闷不堪,有无可奈何之状。肝气郁滞,血行不畅,使肝失条达之性,郁不得舒,气不能畅则烦躁易怒脘腹胀满。临床治疗伴有情志的疾病可以从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入手,达到精神内守,神安志定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