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剂命名规律 |
| |
引用本文: | 朱佳玲,周浩,江南,王超. 《金匮要略》方剂命名规律[J]. 河南中医, 2016, 0(8): 1303-1305.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6.08.0534 |
| |
作者姓名: | 朱佳玲 周浩 江南 王超 |
| |
作者单位: | 1. 四川医科大学,四川泸州,646699;2. 云南中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3;3.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61004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1207003) |
| |
摘 要: | ![]() 仲景方剂中最为常见的方剂命名方式即以方剂全部药物命名,易读易记,实用性广;另一种常见方剂的命名方式即是以方中主药和功能命名,因方中药物味数较多,不便命以全部药物,故以主药命名;有一类方剂以特殊方式为其命名,即选取方中主药剂量或全部药物的数量命名;还有一种在主药基础上,适当增加或者减少药物,重新命以方剂之名;有一类方剂不按照方剂命名的一般规律命名,即以方剂煎煮之后药物所呈现的颜色命名,以区别于其他方剂。仲景所载煎剂以方中主要药物或全部药物命名。仲景对于散剂的方剂命名与众不同,一以植物药为主,动物药、矿物药为辅,植物药常常作为方剂的主药,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二方剂的命名常以药物的增减变化为主,配伍不同,方剂主证千差万别。丸剂命名除遵循汤剂命名一般规律以外,仅有1首方名是依据方剂来源命名,即崔氏八味丸。《金匮要略》仅有1首方剂命名为洗剂,即百合洗方。仲景命名酒剂均以方剂中所有组成药物命名,酒剂用药少,药量大,煎煮时间长,多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用。通观《金匮要略》方剂的命名规律,可以为现代中药制定方剂名称提供有效参考,提高方剂命名的规范化,促进方剂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为中医药科学化、现代化、市场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研究平台和实现途径,推动中医药方剂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关 键 词: | 《金匮要略》 剂型 方剂命名 张仲景 |
Discussion About the Naming Rules of Different Dosage Forms of Prescriptions in Essentials from the Golden Cabinet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