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药分析看虚劳的因机证治 |
| |
引用本文: | 孙为,朱垚. 从用药分析看虚劳的因机证治[J]. 河南中医, 2016, 0(8): 1312-1314.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16.08.0537 |
| |
作者姓名: | 孙为 朱垚 |
| |
作者单位: |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编号:CXZZ13_0610) |
| |
摘 要: | 虚劳的病因病机,虽然各地医家有不同的偏重,但基本认可其病因不外乎先天与后天两方面因素,病机多以"气""血""阴""阳"为主。虚劳发病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中医药对虚劳的辨证分型虽各不相同,但证型相对集中,治疗用药多以补益脾肾,滋阴养血等方法为主。在药物归经上入脾、胃经的药物最多,其次是入肺、大肠经的药物。在药性上使用最多的是性寒之品,其次是性平、温的药物。传统医学具有治未病的系统理论,在现代医学对虚劳缺乏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的情况下,中医中药在预防虚劳发病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是未来临床治疗虚劳的方向和趋势。但是,在整体上中医药对于虚劳的发病和治疗作用机理尚无重大突破。各地区的中医药学者对虚劳的认识也不尽相同,缺乏共识且各有侧重,因此还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临床上用药缺少以药物作用机理为指导,大多数药物仅限于临床疗效观察,动物实验研究较少。中药复方发挥疗效的有效成分、作用方式、途径和靶点等机理尚不清楚。同时在综合治疗如针药结合等方面缺乏研究,临床上对于未病先防及饮食、情志、运动等调护缺乏重视,故今后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不断提高中医药治疗虚劳的临床疗效。
|
关 键 词: | 虚劳 用药分析 补益脾肾 滋阴养血 |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nsumptive Disease Analyzed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Drug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consumptive disease drug use analysis tonify the spleen and the kidney nourish yin and blood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