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的改变
引用本文:任之洁,翟祖康.幽门螺杆菌根除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的改变[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1(5).
作者姓名:任之洁  翟祖康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医院消化内科
摘    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根除后胃腺体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改变的可能性. 方法155例患者均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或伴肠化、不典型增生;Hp感染由13C尿素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证实.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94例,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OAC方案,2次/d,共服药10d.治疗结束后4~8周,检测Hp根除情况.对照组不用任何对Hp有影响的药物,且与治疗组在同一时间作Hp检测、胃镜等检查.结果治疗组4例失访.90例患者中Hp根除率为87.8%,萎缩程度均未减轻,炎症消失69.6%,减轻25.3%;32例肠化患者中,消失21.9%,减轻37.5%;40例不典型增生中消失27.5%,减轻40.0%.对照组61例病情无明显变化. 结论Hp根除后,粘膜炎症、肠化及不典型增生能够减轻或消失,对于预防胃粘膜恶变是有益的.

关 键 词:幽门螺杆菌  OAC方案  根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  不典型增生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Gastric Mucos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fter the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