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测量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的对比研究
作者姓名:萧宁  孙玉春  赵一姣  王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数字化研究中心,口腔修复教研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081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B1106903);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2018BEG02012)
摘    要:目的:研究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测量石膏牙颌模型三维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的检测效果,并与传统咬合分析方法进行比较,探究各数字化分析算法的特点和应用。方法:选取一副正常受试者的上、下颌石膏牙颌模型,使用3shape E4牙颌模型三维扫描仪进行数字化扫描得到数字模型,在三维测量分析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3及Geomagic Qualify 2013中采用“三维偏差色阶图法”、“点云统计分析法”和“虚拟咬合纸法”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获得相应的三维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同时使用牙合记录硅橡胶法及咬合纸扫描法两种传统咬合分析方法获得咬合接触分布和面积。各方法的咬合检测阈值为100 μm,量化评价各数字化分析算法与传统咬合分析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上述五种方法所得的全牙列咬合接触分布的定性评价结果基本一致,三维偏差色阶图法、点云统计分析法、虚拟咬合纸法、牙合记录硅橡胶法和咬合纸扫描法所得到的总咬合接触面积分别为133.10 mm 2、142.08 mm 2、128.95 mm 2、163.31 mm 2、100.55 mm 2。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间的检测结果差异性不大,数字化方法与传统方法检测的总咬合接触面积有一定差异。结论:三种数字化分析算法均可提供较为可靠、准确的牙颌模型咬合接触分布及面积量化分析结果,可为口腔临床修复体数字化设计制作及咬合分析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咬合力  牙模型  牙牙合  成像  三维  
收稿时间:2019-10-10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