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学生不安全依恋与拖延的关系:正念与自我控制的作用路径
引用本文:彭彩妮,彭君媛,吕卓然,戴利国,王静茹,张家怡,刘茵雅,范熙.大学生不安全依恋与拖延的关系:正念与自我控制的作用路径[J].四川精神卫生,2024,37(2):150-155.
作者姓名:彭彩妮  彭君媛  吕卓然  戴利国  王静茹  张家怡  刘茵雅  范熙
作者单位:1.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1436;2.爱尔兰国立梅努斯大学中国研究中心,都柏林 W23FA3P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名称:战拖有术:积极未来情景想象改善大学生的拖延行为——一项眼动研究,项目编号:202310570023)
摘    要:背景 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拖延行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有研究表明,正念、自我控制、不安全依恋和拖延两两相关,但目前关于不安全依恋对拖延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且缺乏二者间作用路径的研究。目的 探讨大学生不安全依恋对拖延的影响以及正念与自我控制的作用路径,以期为大学生拖延问题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3年2月—4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广东省4所高校的514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理性拖延量表(IPS)、成人依恋量表(AAS)、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和简式自我控制量表(BSCS)进行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查各量表评分的相关性,使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大学生AAS评分与IPS评分呈正相关(r=0.382,P<0.01),与MAAS和B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242、-0.353,P均<0.01);IPS评分与MAAS和BS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314、-0.682,P均<0.01);MAAS评分与BSCS评分呈正相关(r=0.439,P<0.01)。不安全依恋正向预测拖延(β=0.377,P<0.01),自我控制是不安全依恋与拖延之间的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163(95% CI:0.105~0.223),占总效应的43.24%,且正念与自我控制可能是不安全依恋与拖延之间的链式作用路径,间接效应值为0.056(95% CI:0.028~0.089),占总效应的14.85%。结论 不安全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拖延,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独立作用路径及正念与自我控制的链式作用路径影响大学生拖延。

关 键 词:拖延  依恋  正念  自我控制  大学生  链式中介作用
收稿时间:2023/6/26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精神卫生》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精神卫生》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