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不同时间段动脉内灌注罂粟碱(IAP)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效果,观察脑水肿及病理变化,并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 经额颞开颅,Willis环前部2次注血制成兔SAH模型。经DSA脑血管造影测量基底动脉(BA)的直径来评价CVS的严重程度,病理检查BA的形态学变化;测定脑组织中水含量的变化;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的含量。治疗分别于SAH后3d及7d由颈内动脉(ICA)灌注罂粟碱,同时进行上述检查。结果 该模型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达100%。脑组织中水含量在SAH后有不同程度升高,BA也发生不同程度病理改变。血清中IL-6含量3d时有明显升高,7d时达高峰,至SAH后14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TNF-α含量在各时间段变化不明显。IAP治疗后,痉挛动脉有明显的扩张,早期治疗效果明显,治疗组血管中IL-6含量较同期SAH组低,而TNF-α含量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IAP对治疗SAH后CVS疗效确切,能显著扩张血管,减轻缺血性脑水肿及病理变化,SAH后早期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血清中IL-6水平与CVS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免疫炎症反应与CVS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早期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可望进一步提高IAP治疗CVS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