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功能和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王蓉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功能和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1,33(6):928-929.
作者姓名:王蓉蓉
作者单位:嵊州市人民医院,312400
摘    要: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系指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其基础病变大多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少数为其他病变如急性冠状动脉栓塞等.内皮功能失调、炎症反应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破裂、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冠状动脉痉挛也参与其中.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炎症的敏感指标,内皮素(ET)反应血管内皮依赖性收缩功能,其升高是内皮受损的重要表现,两者可预测AMI的严重程度和预后1].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是心肌特异性酶,升高程度反映心肌损伤程度和梗死面积.据报道称,他汀类药物具有改善内皮功能、影响斑块稳定性及防止血栓形成和抗炎作用2].本研究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对AMI患者血hs-CRP、ET-1、CK-MB的作用,探讨其对内皮功能的影响.

关 键 词:心肌梗死患者  内皮功能失调  急性心肌梗死  斑块稳定性  瑞舒伐他汀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