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尾加压素Ⅱ与糖尿病肾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研究及川穹嗪的干预作用
引用本文:潘艳,陈卫东,CHANG Baochao.尾加压素Ⅱ与糖尿病肾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研究及川穹嗪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6):498-502,I0006.
作者姓名:潘艳  陈卫东  CHANG Baochao
作者单位:潘艳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蚌埠,233004); 陈卫东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蚌埠,233004); CHANG Baochao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蚌埠,233004);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KJ20091321052)
摘    要:目的:本实验利用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探讨血浆尾加压素Ⅱ与糖尿病肾病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相关性及其川穹嗪对二者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肾病DN组、川穹嗪CZ组(150mg·kg-1·d-1灌胃)(人与大鼠剂量之比约为7∶1,人常规剂量80~160mg/d除以标准体重×7,所得约为150~300mg/kg;用药方式选为灌胃,应静脉临床试验中难以进行),检测各组大鼠重量、24h尿白蛋白量、血糖、血脂、肾功能等;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观察UⅡ、GPR14蛋白表达;RT-PCR观察UⅡmRNA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N组各项检查及病理学改变明显增大,免疫组化中UⅡ、GPR14蛋白表达增加;RT-PCR观察UⅡ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Z组相对DN组各项结果有所改善(P<0.05)。结论:肾小球UⅡ及其受体GPR14的高表达,提示其在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川穹嗪可能是通过抑制UⅡ和GPR14异常表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肾脏病理损伤,保护肾功能。

关 键 词:血浆尾加压素Ⅱ  糖尿病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川穹嗪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