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体外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肌源性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
引用本文:杨 彪,杜成林,梅晰凡,刘 畅.体外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肌源性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J].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19):3477-3482.
作者姓名:杨 彪  杜成林  梅晰凡  刘 畅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77,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陕西省西安市 710077,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204)及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科研基金(XYFY08-06)
摘    要:背景:肌源性干细胞易于提取、分离及扩增,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肌肉等中胚层组织细胞,还可以跨胚层分化为神经细胞等,是组织工程临床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理想种子细胞。 目的:观察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修复作用。 方法:40只成年SD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移植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均进行脊髓半切损伤,伤后9 d,移植组于伤处移植体外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大鼠肌源性干细胞,而对照组仅注射等量PBS,于移植后1,2,3,4周用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测大鼠的运动功能,同时进行损伤脊髓取材、快速冰冻切片进行荧光显微镜观察。 结果与结论:所有大鼠脊髓半切损伤手术均成功,术后无动物死亡。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1周,移植组与对照组均有所恢复,斜板实验和BBB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2~4周移植组恢复明显较好,斜板实验和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移植组后肢活动与前后肢活动的协调性明显优于对照组。荧光显微镜观察经诱导分化和基因标记的肌源性干细胞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生长良好,并且有沿着脊髓神经束向头尾两侧迁移的趋势。提示脊髓半切损伤大鼠经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后能在损伤脊髓组织局部长期存活并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肌源性干细胞移植对脊髓半切损伤大鼠有修复作用。 关键词:肌源性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绿色荧光蛋白;大鼠

关 键 词:肌源性干细胞  移植  脊髓损伤  绿色荧光蛋白  大鼠
收稿时间:9/8/2009 12:00:00 AM
修稿时间:9/8/2009 12:00:00 AM

Transplantation of muscle-derived stem cells in vitro transfect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for repairing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
Yang Biao,Du Cheng-lin,Mei Xi-fan and Liu Chang.Transplantation of muscle-derived stem cells in vitro transfected wit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ene for repairing spinal cord injury in rat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0,14(19):3477-3482.
Authors:Yang Biao  Du Cheng-lin  Mei Xi-fan and Liu Cha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