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FA值诊断急性期、慢性早期脑梗死 |
| |
作者姓名: | 胡涛 黄穗乔 郑晓林 方学文 钟镜联 刘琼 肖芳 黄莉 |
| |
作者单位: | 1. 东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东,东莞,523018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广东,广州,510120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ADC、FA值在脑梗死病程中的变化规律及ADC、FA值的变化同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脑梗死患者16例并分为康复较好组和康复较差组,分别测定梗死区及对照区(对侧位置对称、面积相同的部位)的ADC、FA值,分析比较ADC、FA值在脑梗死急性期及慢性早期的差异.结果 ①梗死区急性期ADC值较对照区低(P<0.05),慢性早期ADC值同对照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梗死区慢性早期ADC值较急性期升高(P<0.05).②急性期、慢性早期梗死区FA值均较对照区低(P<0.05),且梗死区慢性早期FA值较急性期降低(P<0.05).③康复较好组、康复较差组的ADC及FA值在急性期、慢性早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后,急性期、慢性早期ADC及FA值的变化有一定规律.
|
关 键 词: | 脑梗死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
收稿时间: | 2009-09-18 |
修稿时间: | 2009-10-26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