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启膈散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
作者单位:;1.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中医方证信号传导重点实验室/河南省中医方证信号传导国际联合实验室
摘    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启膈散治疗食管癌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及中药成分数据库(TCMID)筛选并收集启膈散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靶标。利用Uniprot数据库获取药物活性成分对应靶标的基因,并与通过人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GeneCards)所获得的人食管癌相关基因做对比,获得启膈散与食管癌重合的潜在作用靶标基因。使用Cytoscape3.6.1软件绘制启膈散的"活性成分-作用靶标"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潜在作用靶标之间的互作关系,并导入Cytoscape3.6.1软件构建靶蛋白互相作用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启膈散治疗食管癌的潜在作用靶标进行Go分类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运行R语言得到其高级气泡图。结果:从启膈散中共得到88个候选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木犀草素(luteolin)、丹参酮ⅡA(tanshinone iia)、柚皮素(naringenin)等,142个潜在作用靶标,包括RAC-α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肿瘤抑制因子(TP53)、白细胞介素-6(IL-6)、重组人半胱天冬酶-3(CAS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等,主要通路有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核转录因子(NF-kappa B)、肿瘤抑制基因p53等信号通路。结论:启膈散治疗食管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AKT1、TP53、IL-6、CASP3、VEGFA等靶标以及调节Jak-STAT、PI3K-Akt、MAPK、NF-kappa B、p53等信号通路有关。

关 键 词:启膈散  食管癌  网络药理学  靶标  信号通路

Mechanism of Qige Powder on Esophageal Cancer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