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在卒中后抑郁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机制的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陈景云 巩婷 李妍怡 苟梅丽 张静 惠渊 周学锐 |
| |
作者单位: | 1. 甘肃中医药大学;2. 甘肃省中医院 |
| |
基金项目: | 重大疾病中西医联合攻关项目(20210140304);李妍怡教授从肺脾相用论治原发性多汗症经验总结(2021CXZX-760);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1JR7RA589)。 ,巩婷2△,李妍怡2,苟梅丽2,张静2,惠渊2,周学锐2 |
| |
摘 要: | 卒中后抑郁(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有关。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TrkB)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等信号通路介导了PSD的发生与发展,其机制复杂,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而中医药治疗PSD具有多效、多靶点的疗效优势。自噬主要是通过自身的降解和重吸收,维持组织的内稳态的动态平衡,这种作用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理论较为相似,且PSD的病程进展与自噬密切相关,通过自噬调控进行靶向治疗成为目前PSD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热点。
|
关 键 词: | 卒中后抑郁 自噬 作用机制 中医药 |
收稿时间: | 2022-10-14 |
修稿时间: | 2023-09-10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药信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医药信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