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机制探讨 |
| |
作者姓名: | 张夏毅 沈霖 范恒 梁丽 廖弈 |
| |
作者单位: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277号,43002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772878) |
| |
摘 要: | 目的:检测TNBS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在穴位埋线治疗前后的NF-κBp65和STAT6mRNA的表达水平,初步阐明穴位埋线治疗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的作用机理。方法:18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位埋线组,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未行造模外,其余2组大鼠均采用TNBS造模。模型组不设干预,正常饮食;穴位埋线组进行穴位埋线治疗。治疗15d后观察大鼠的结肠病理组织学改变,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脾淋巴细胞NF-κBp65蛋白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STAT6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埋线组的大鼠腹泻、黏液脓血便症状得到较快改善,大鼠黏膜组织损伤也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F-κBp65和STAT6mRNA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埋线组NF-κBp65和STAT6mRNA减少(P〈0.01)。结论:穴位埋线能通过NF-κB和STAT6双信号途径下调炎症因子,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关 键 词: | 结肠炎 穴位埋线 NF-κBp65 STAT6 |
收稿时间: | 2010-11-2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