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何圆君,吴鑫,杨小军.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J].湖南中医杂志,2023(7):171-179.
作者姓名:何圆君  吴鑫  杨小军
作者单位:1. 湖南中医药大学;2. 重庆市中医院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5402);
摘    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析虎地肠溶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和台湾中医药数据库筛查药物的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UC的已知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应用DAVID数据库对共同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7.2软件和R语言软件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结果:虎地肠溶胶囊治疗UC的活性成分143种,关键成分包括山柰酚、β-谷甾醇、槲皮素等;潜在作用靶点69个,主要有肿瘤蛋白P53(TP53)、原癌基因蛋白(MYC)、胱天蛋白酶3(CASP3)、人雌激素受体α(ESR1)等靶基因。晚期糖基化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DNA转录调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核受体调控、单加氧酶活性、氧化还原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和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结论:虎地肠溶胶囊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

关 键 词:溃疡性结肠炎  虎地肠溶胶囊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