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清前白蛋白与甲胎蛋白早期动态变化在肝衰竭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引用本文:刘春文,许飞,罗一钧,于凤玲,朱俊芳,杨沛华,周观林,蔡志诚,曾敬科,梁斌,罗颖敏,姜曼蕾,叶建敏,温蕾,黄慧,黄云秀.血清前白蛋白与甲胎蛋白早期动态变化在肝衰竭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环球中医药,2013(Z2):16-17.
作者姓名:刘春文  许飞  罗一钧  于凤玲  朱俊芳  杨沛华  周观林  蔡志诚  曾敬科  梁斌  罗颖敏  姜曼蕾  叶建敏  温蕾  黄慧  黄云秀
作者单位: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赣州市定南中山医院;赣州市定南县人民医院
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2BBG70082)
摘    要:目的观察肝衰竭患者血清前白蛋白与甲胎蛋白的早期动态变化,判断其在肝衰竭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收集106例肝衰竭患者,分别检测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10天的血清前白蛋白与甲胎蛋白含量,观察其在1个月、3个月、12个月的生存情况,比较肝衰竭患者不同生存期内各个时间点的血清前白蛋白与甲胎蛋白水平。结果 106例肝衰竭患者入院时血清前白蛋白数值明显比正常值低,在各随访期存活组与死亡组初始血清前白蛋白值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存活组在入院第3天和第10天的血清前白蛋白值均高于同期死亡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活组血清前白蛋白数值入院第1、3、10天检测值是逐渐升高的,而死亡组则下降或升高不明显。106例患者在三个不同随访时期,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第1天甲胎蛋白值均较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第3、第10天甲胎蛋白值同期存活组较死亡组有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随访期两组患者入院初始甲胎蛋白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值水平,但存活组甲胎蛋白值水平在第1、3、10天检测值是逐渐递增的,而死亡组则升高不明显或呈下降趋势。结论血清前白蛋白与甲胎蛋的早期动态变化可以较好地预测肝衰竭的预后,是临床上方法简单、易于检测的预后判断指标。

关 键 词:前白蛋白  甲胎蛋白  早期  动态变化  肝衰竭  预后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