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孔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效果比较
引用本文:王大平,韩云,朱伟民,陆伟,刘浩江,江捍平,熊建义,刘健全,欧阳侃,刘伟军. 不同孔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修复兔桡骨缺损效果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48): 9641-9645
作者姓名:王大平  韩云  朱伟民  陆伟  刘浩江  江捍平  熊建义  刘健全  欧阳侃  刘伟军
作者单位:1.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广东省深圳市,518035
2. 深圳市卫生局,广东省深圳市,518000
摘    要:
目的:纳米级的羟基磷灰石材料与人体内组织成分更为相似,具有更佳的生物性能。评价不同孔径的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的骨缺损修复能力,从而筛选出适合的孔径以达到骨传导功能与生物力学性能的良好统一。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10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实验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以硝酸钙和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采用溶胶-絮凝法制备粉体,运用压力成型、木模成型和浸渍成型分别制得孔隙分布均匀的孔径分别为50~150μm、100~250μm和300~500μm的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②实验动物:雄性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植入50~150μm孔径材料组、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植入300~500μm孔径材料组、空白对照组,每组15只。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③实验方法:制备双侧桡骨骨缺损动物模型,然后用3种不同孔径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植入骨缺损处进行修复,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④实验评估: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大体标本观察、X射线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及生物力学测试,比较各组材料修复骨缺损的能力。结果:实验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X射线片检查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X射线评分高于植入50~150μm,300~500μm孔径材料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4周、8周、12周,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生物力学强度高于植入50~150μm,300~500μm孔径材料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植入100~250μm孔径材料组成骨效果明显优于植入50~150μm,300~500μm孔径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具有良好的成骨能力,但其骨修复能力受孔径因素的影响,孔径100~250μm的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成骨能力较好。

关 键 词:孔径  羟基磷灰石  纳米  人工骨  骨缺损
文章编号:1673-8225(2007)48-09641-05
修稿时间:2007-09-07

Nano-hydroxyapatite artificial bone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 to repair radial defect in rabbits
Wang DP,Han Y,Zhu WM,Lu W,Liu HJ,Jiang HP,Xiong JY,Liu JQ,Ouyang K,Liu WJ. Nano-hydroxyapatite artificial bone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 to repair radial defect in rabbits[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7, 11(48): 9641-9645
Authors:Wang DP  Han Y  Zhu WM  Lu W  Liu HJ  Jiang HP  Xiong JY  Liu JQ  Ouyang K  Liu WJ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