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电针治疗AIS患者的即刻脑网络变化
作者姓名:朱力  余成新  赵长江  熊雄  陈龙  张灿  陈江津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 443000;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宜昌 443000
摘    要: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技术及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方法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即刻感觉运动网络(sensory motor network,SMN)及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变化.材料与方法纳入27例AIS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s,HC),评估每位受试者相关临床量表并采集基线rs-fMRI数据,对AIS组进行电针刺激治疗后即刻进行磁共振扫描,采集相关rs-fMRI数据.运用ICA方法提取出SMN及DMN网络成分.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功能连接变化,以及针刺前后的功能连接变化;将变化值与临床量表评分变化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再将差异脑区作为种子点,计算其与全脑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结果针刺前,AIS组左侧前额叶相对于HC组功能连接增加(P<0.001),左侧顶下小叶(Z=4.38,P<0.001)、右侧后扣带回(Z=4.87,P<0.001)功能连接减低;左侧顶下小叶(P<0.001)、左侧后扣带回(P<0.001)、左侧额叶(P<0.001)FC值增加,部分小脑区域FC值增加(P<0.001).针刺后,AIS组右侧前额叶功能连接明显增加(P<0.001),针刺前后差值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差值呈强正相关(r=0.842,P<0.001);AIS组右侧丘脑(Z=4.38,P<0.001)及左额叶(P<0.001)FC值显著增加.结论AIS患者存在边缘系统(后扣带回、海马)-丘脑-皮层(顶下小叶-额叶)神经环路脑功能活动异常;电针治疗可即刻调节AIS患者的脑自发活动,涉及运动完成相关脑区,可能是电针治疗AIS的脑功能潜在靶点脑区.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