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多因素分析 |
| |
引用本文: | 曹兴兵,孙继芾,许腊梅,富仁杰,陈奇,黄永辉.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多因素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6, 0(10): 1034-1038. DOI: 10.7531/j.issn.1672-9935.2016.10.008 |
| |
作者姓名: | 曹兴兵 孙继芾 许腊梅 富仁杰 陈奇 黄永辉 |
| |
作者单位: | 1.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江苏镇江,212001;2.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 |
| |
基金项目: | 江苏大学临床医学专项基金资助项目(JDLC2X018)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发生内固定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内固定选择、手术技术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3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29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资料。测量并收集其影像学指标,包括:术前股骨近端外侧壁厚度、尖顶距(TAD)、断端正位对位差、侧位对位差、髓内钉顶点位置和外侧壁分型。同时记录患者的Singh指数和AO/OTA分型。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易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 291例中49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单因素分析显示:外侧壁厚度、TAD、外侧壁分型和AO/OTA分型与内固定失败相关(P0.05),而性别、年龄、断端正侧位对位差、髓内钉顶点位置和Singh指数与内固定失败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AD、外侧壁分型和骨折稳定性是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AD过大,脆弱的外侧壁及不稳定骨折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需谨慎使用,使用后需延缓下地负重时间。
|
关 键 词: | 髋部骨折 内固定失败 危险因素 |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internal fixation failure risk factors of PFNA for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
| |
Abstract: | |
| |
Keywords: | Hip fracture Internal fixation failure Risk factors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