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苜蓿素抗结肠癌作用机制
作者姓名:刘利艳  温世伟  刘卫云  周艳  徐彭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昌330004;江西省肿瘤医院药剂科 南昌330029;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南昌330004;新余市人民医院儿科 新余338000;江西省肿瘤医院药剂科 南昌330029;江西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科技中心 南昌330004
基金项目:立项部门;江西省卫生计生委;项目类型:中医药科技课题;编号:2014A026;名称:苜蓿素抗结肠癌作用及机制探讨;负责人:刘利艳。
摘    要: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分析方法,建立苜蓿素抗结肠癌的“化合物-靶标-疾病-通路”作用网络,来探索苜蓿素抗结肠癌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PubChem和swisstarget数据库来寻找苜蓿素的作用靶标,用Therapeutic target 数据库寻找结肠癌疾病的可能相关靶标。采用bioinformatics数据库将两者交叉的靶点进行合并。接着运用String数据库结合Cytoscape软件绘制结肠癌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david数据库对通路进行富集与分析,采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对苜蓿素与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苜蓿素与结肠癌交叉共有靶点有69个,经通路分析发现共涉及通路共有55条,有21条通路与癌症相关。分子对接显示苜蓿素分别能AKT1、EGFR和ESR1蛋白稳定结合。并分别通过氨基酸残基LYS A276、THR A160、THR A195氢键连接、GLY A159、GLY A294、GLU A198碳氢键等连接与AKT1稳定结合;通过THR A570、METB576碳氢键、ALA A573 PI氢键、VAL A575、PRO A572PI烷基、GLY A574与EGFR能稳定对接;通过GLY B457、ARG A434氢键连接、TYR B459、ALA A430、SER A433、ASN B455碳氢键连接等与ESR1稳定结合。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苜蓿素治疗结肠癌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潜在机制,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与思路。

关 键 词: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苜蓿素  结肠癌
收稿时间:2019-09-16
修稿时间:2020-05-2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