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方志杰 郑楚杰 强化龙 |
| |
作者单位: | 1.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耳鼻咽喉科, 江苏 苏州 2150082.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安徽 蚌埠 233004 |
| |
基金项目: | 蚌埠医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BYKF1844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院级科研基金Y2019002 |
| |
摘 要: |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不同给药方式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病人3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静脉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A组)208例,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B组)114例,静脉用无效后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C组)67例。比较3组听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基础疾病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前3组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听阈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A组、B组听阈均低于C组(P < 0.05)。A组、B组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 < 0.05),但A组与B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2组(P < 0.01)。不伴有基础疾病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伴有基础疾病组(P < 0.01)。结论鼓室内注射治疗优于静脉治疗,听力损失类型和程度及基础性疾病等均对预后有较大影响。制定治疗方法时,要详细评估病人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
|
关 键 词: | 突发性耳聋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鼓室内注射 |
收稿时间: | 2021-01-28 |
|
| 点击此处可从《蚌埠医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蚌埠医学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