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外科治疗策略
作者单位:;1.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98临床学院;2.解放军第98医院全军创伤骨科修复重建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手术策略的选择。方法:选取收治的16例新鲜Ⅱ型(Anderson-D'Alonzo分型)齿状突骨折患者进行不同手术治疗:其中10例行前路齿状突空心螺钉固定术,6例行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术+二期内固定取出术。通过收集两组患者临床、影像学及随访资料,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椎活动度、JOA评分、颈部疼痛VAS评分、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率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对比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其中后路一期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6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旋转功能,后入路组一期65.35°±10.17°,后入路组二期83.16°±6.12°;屈伸功能,后入路组一期63.02°±9.12°,后入路组二期手69.13°±6.28°。结论:新鲜ⅡA、B型齿状突骨折首选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治疗方案;对于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及手术禁忌症的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融合或非融合)+二期取出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关 键 词:齿状突骨折  单枚中空钉内固定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  前后入路  非融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