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食管鳞癌中miR-122-5P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引用本文:黄丛改,刘清,郑树涛,刘涛,谭依依,阮思蓓,凌凤,卢晓梅,.食管鳞癌中miR-122-5P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J].四川医学,2023,44(2):113-117.
作者姓名:黄丛改  刘清  郑树涛  刘涛  谭依依  阮思蓓  凌凤  卢晓梅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专项(编号:2020B03003-1); 新疆医科大学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培育项目(编号:xyd2021C001);
摘    要:目的 探究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2-5P的表达、临床病理学意义及生物学行为。方法 选取食管鳞癌患者74例,收集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食管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miR-122-5P的表达,比较食管鳞癌组织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miR-122-5P表达差异,分析其表达及与肿瘤直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iR-122-5P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35.1%(26/74)明显低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77.0%(57/74)(X2=26.363,P=0.000)。miR-122-5P与食管鳞癌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62,P=0.000;X2=10.723,P=0.005)。食管鳞癌组织中miR-122-5P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肿瘤直径、病理分级、脉管转移、神经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22-5P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不同,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推测其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

关 键 词:miR-122-5P  食管鳞癌  临床意义  病理特征  原位杂交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