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促排卵药物黄体期促排卵对卵巢低反应患者卵巢反应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一昱,兰永连,李颖,梁毓,王树玉.不同促排卵药物黄体期促排卵对卵巢低反应患者卵巢反应性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8(3).
作者姓名:刘一昱  兰永连  李颖  梁毓  王树玉
作者单位:北京市延庆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科;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促排卵药对卵巢低反应(POR)患者黄体期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接受IVF-ET的108例POR患者的所有统计学资料。按照促排卵药将受试者分为三组:HMG组,来曲唑组和氯米芬组,并比较各组间基线数据和卵巢反应性数据。结果在108例POR患者中,HMG组患者36例,来曲唑组36例,氯米芬组36例。在三组中,黄体期促排卵的促排天数和促排药量均高于卵泡期促排卵,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来曲唑组,黄体期促排卵的h CG日14~16mm的卵泡数比卵泡期促排卵多,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氯米氛组,黄体期促排卵的h CG日12~14mm的卵泡数比卵泡期促排卵低(P0.05),但是成熟卵率及受精率均比卵泡期促排卵高(P0.05)。在三组中,平均获卵数、平均成熟卵数、平均受精卵数、平均胚胎数、平均优质胚胎数、平均冷冻胚胎数、取消周期率、卵子获得率和卵裂率在卵泡期促排卵和黄体期促排卵两种促排卵方案中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卵巢低反应患者而言,黄体期促排卵治疗具备一定的临床治疗价值,但是促排天数及促排药量有所增加。氯米芬应用与POR患者行黄体期促排卵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