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手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引用本文:曾流芝,张有亭.非手术后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23(8):820-821.
作者姓名:曾流芝  张有亭
作者单位:1. 400700,重庆,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眼科
2. 河南许昌市中心医院眼科
摘    要:目的 分析非手术引起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对2001年1月至2004年4月在我们治疗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10例(1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①眼压:10例(10眼)经药物治疗(7~10)天后眼压均控制在25mmHg左右。除2例外,其余8例均行联合手术治疗,其中有6例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在(15~18)mmHg;1例眼压在21~25mmHg,给予局部点β-受体阻滞剂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1例手术1月后眼压(35~40)mmHg,病人不愿再手术,4个月后患眼失明。②视力:治疗前10例最佳矫正视力为1米光感至0.25,治疗后除1例失明外,其余最佳矫正视力0.1~0.8(P〈0.01)。结论 非手术原因所致的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都具有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结构。随着青光眼诊疗技术的提高,可挽救绝大部分病人的视功能。

关 键 词:睫状环阻滞  青光眼  手术  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  手术后  临床分析  降眼压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治疗效果  联合手术治疗
修稿时间:2005年3月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