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活髓保存研究的发展和思考
作者姓名:吴海珍
作者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大口腔医学院
摘    要:
Vesolius(1514~64)首次根据牙体解剖提出了牙髓与牙齿的营养关系。200余年后,Pfaff(1756)报告了用金或铅覆盖露髓,然后再行充填的方法。由于这种直接盖髓术的疗效极差,难以被人们接受,所以Peckrect(1912)便提出“发炎的牙髓就是丧失的器官”,Pebel(1921)更武断地认为“暴露的牙髓即为损失的器官”。然而,这种观点并没有阻止人们对活髓保存的努力,20年代初,Datwyter又开始了积极探索。以后关于直接盖髓术、活髓切断术的术式和盖髓剂和研究不断涌现。从Hermann(1930)发表用Ca(OH)_2作盖髓剂后,用于活髓保存便逐渐推广开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牙髓生物学特性,牙髓炎发病机理,牙本质桥形成和盖髓剂的研究日趋深入。

关 键 词:活髓保存 牙髓 盖髓剂 牙本质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