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腹型肥胖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王玉琳 刘金盛 杨添淞 刘佳 秦鸿宇 李俊辰 |
| |
作者单位: |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
| |
基金项目: | 博士后研究人员落户黑龙江科研启动资助项目(编号:LBH-Q18116,LBH-Q18117);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704170);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项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青年名中医培养项目 |
| |
摘 要: |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腹型肥胖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腹型肥胖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每组各32例,埋线组给予埋线治疗,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2组取穴相同,均治疗8周。治疗8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围(WC)、臀围(H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体质量(BW)、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情况,以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CA)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L)、低密度脂蛋白(LDL-L)、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1.2%(26/32),针刺组为75.0%(24/32)。埋线组疗效与针刺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BW、BMI、WC、HC、WHR与WHtR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埋线组在改善BW、BMI、WC、HC、WHR与WHtR方面均稍优于针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MoCA及MMSE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埋线组在改善MoCA及MMSE量表评分方面均稍优于针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G、LDL-L、HDL-L、FPG、FINS水平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埋线组在改善TC、TG、LDL-L、HDL-L、FPG、FINS水平方面均稍优于针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腹型肥胖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能够明显地减轻腹型肥胖、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效调节脂代谢及胰岛功能,疗效显著。
|
关 键 词: | 穴位埋线;针刺疗法;腹型肥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