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糖尿病大鼠肾脏微血管密度的实验研究 |
| |
作者姓名: | 郭庆之 党媛媛 李维梅 蒋益民 马方 冯银平 |
| |
作者单位: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上海 201306,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7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上海 201306,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上海 201306,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上海 201306,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河南 新乡 453003 |
| |
基金项目: | 上海市卫计委重点项目(编号20134023) |
| |
摘 要: | 目的 观察自发性糖尿病大鼠(Goto-Kakisaki Rats, GK)肾脏微血管在糖尿病的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规律,为糖尿病肾病的血流灌注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选取雄性GK大鼠和Wistar大鼠各30只,每种按周龄分组(4、12、20周各10只)。肾脏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后,用免疫组化法染色。每只肾脏标本取切片5张,每张切片皮质区、髓质区各随机观察18个视野。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微血管密度。每张切片随机选取5个肾小球,采用不规则方式分割,分析其周长、面积、毛细血管密度。结果(1) GK各周龄组髓质微血管密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P<0.01),GK组间有差异(P<0.01)。(2) GK 20周龄组肾小球微血管密度明显小于同周龄Wistar组(P<0.01)。GK组间、对照组间均存在差异(P<0.01~P<0.05)。(3) GK4周龄组肾小球平均周长明显大于同周龄Wistar(P=0.01)。不同周龄Wistar组间亦有差异(P<0.01~P<0.05)。结论 GK大鼠存在肾微血管稀少的现象,有可能是糖尿病的继发性改变之一;低周龄GK大鼠肾髓质微血管稀少可能与遗传有关。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肾 GK 微血管密度 |
收稿时间: | 2015-08-28 |
|
| 点击此处可从《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