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瓜蒌-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
| |
作者姓名: | 李昕 蒙秀东 史丽萍 |
| |
作者单位: |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107006);天津中医药大学“治未病”校级课题(XJ201801) |
| |
摘 要: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索瓜蒌-薤白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BATMAN-TCM筛选符合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的瓜蒌-薤白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使用GeneCards数据库在线获取冠心病相关靶点;将瓜蒌-薤白与冠心病的交集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分析网络的核心靶点,运用ClueGO及DAVID在线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使用Autodock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瓜蒌-薤白中共得到22种活性成分,201个靶点,与冠心病相关靶点116个,在构建核心靶点PPI网络后得到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蛋白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上皮生长因子A(EGFA)等核心靶点,涉及生物学过程对缺氧的反应、对药物的反应、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和衰老等,KEGG通路包括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cancer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表明活性成分中槲皮素、β-谷甾醇、香叶木素、柚皮素、羟基芜花素活性成分可作用于磷酸肌醇3激酶(PIK3CG)、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环加氧酶2(PTGS2)、MAPK3、TNF和AKT1等核心靶点。结论:瓜蒌-薤白中槲皮素、β-谷甾醇、香叶木素、柚皮素、羟基芜花素可能作用于PIK3CG、MAPK1、PTGS2、MAPK3、TNF和AKT1而影响TNF、HIF-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受体(AGE/RAGE)等通路发挥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
关 键 词: | 网络药理学 瓜蒌-薤白 冠心病 分子对接 信号通路 |
收稿时间: | 2020-11-27 |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中医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