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引用本文:李智,吴海辉,王德国.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J].临床外科杂志,2020,28(1):73-77.
作者姓名:李智  吴海辉  王德国
作者单位:201700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骨科
摘    要:目的比较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腰椎滑脱症病人62例,按手术方法分为TLIF组36例,PLIF组26例,首先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然后分别通过椎间孔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或后路融合器椎间融合,应用钉棒提拉结合融合器撑开复位。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临床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评价,根据X线片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62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PLIF组2例术中硬膜囊撕裂,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TLIF组手术时间为(134.17±27.40)分钟,PLIF组为(130.38±30.00)分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均获随访,TLIF组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0个月;PLIF组随访时间9~42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术后、末次随访VAS、ODI评分与P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1例出现融合器移位,无神经症状,TLIF组1例出现伤口脂肪液化,两组椎弓根系统无松动及断裂,椎间融合率分别为94.4%及92.3%,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6.5个月。结论应用TLIF、PLIF技术均能行有效的减压及椎间融合,结合后路内固定,均能达到稳定椎体、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但TLIF组创伤小、神经及硬膜囊损伤发生率低,对于后结构保护更好。

关 键 词:腰椎滑脱症  椎弓根螺钉固定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  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