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发生风险的列线图建立
引用本文:李方亮,冯增斌.预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发生风险的列线图建立[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20,36(4):335-340.
作者姓名:李方亮  冯增斌
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河北承德,067000
摘    要: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新发心房颤动(POAF)的相关影响因素,初步构建POAF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OPCAB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POAF的影响因素,并建立列线图。应用Bootstrap法进行验证;计算一致性指数评价模型区分度;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模型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78例OPCAB患者并发POAF26例,发生率为33.3%。年龄OR=0.769,95%CI(0.599~0.998)]、体质指数OR=0.798,95%CI(0.651~0.997)]、左房内径OR=1.701,95%CI(1.383~2.091)]、射血分数OR=1.433,95%CI(1.139~1.804)]、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OR=1.091,95%CI(1.042~1.142)]、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OR=0.999,95%CI(0.998~0.999)]、术后乳酸OR=1.068,95%CI(1.015~1.124)]是发生POAF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列线图模型预测POAF的一致性指数为0.912。对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通过ROC曲线评估,AUC为0.92。结论:本研究结合年龄、体质指数、左房内径、射血分数、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术后乳酸这7项独立影响因素,初次建立了预测POAF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实现可视化、个体化预测,直观地甄别POAF高风险患者,制订针对性干预对策,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 键 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非体外循环  心房颤动  列线图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