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
| |
作者姓名: | 郑璐璐 丁瑞丛 党中勤 张鑫丽 |
| |
作者单位: | 1.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2.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郑州450053 |
| |
基金项目: |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9JDZX09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能力建设项目(2019XZZX-XH005) |
| |
摘 要: | 医家论治溃疡性结肠炎多详于脾阳,而略于脾阴,现就脾阴的源流及生理功能、溃疡性结肠炎与脾阴虚,以及基于脾阴理论的治法方药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认为,脾阴虚为发病之本,饮食失调、忧思劳倦、六淫邪气、久病虚损及过用温燥均可损耗脾阴,使脾阴更虚。中医论治君以甘淡平补,臣以温中益阴,佐以酸甘化阴,合以行血和络、护膜生肌之品,可收良效。
|
关 键 词: | 溃疡性结肠炎 脾阴虚 泄泻 行血和络 护膜生肌 |
|
|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