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电针对癫痫模型大鼠的血浆代谢模式,初步探讨电针治疗癫痫的生物标志物,揭示电针改善癫痫的潜在代谢调节机制。方法:实验大鼠分为3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SD大鼠,通过戊四氮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癫痫模型。电针组取“百会”“大椎”穴,15 min/次,1次/d,连续28 d。评价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癫痫发作情况;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病理改变;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各组大鼠的血浆代谢轮廓,经PCA和OPLS-DA等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结合数据库筛选组间差异代谢物,差异代谢物经KEGG富集代谢通路。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升高显著(P<0.01),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60 s内穿越平台次数及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减少,海马神经元损伤明显,共筛选出11个显著差异代谢物,KEGG富集分析到4条显著差异代谢通路。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P<0.01),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60 s内穿越平台次数及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神经元损伤减轻,共筛选出显著差异代谢物7个,富集分析得到差异代谢通路2条,均参与了色氨酸代谢。结论:电针可降低癫痫大鼠的发作频率、改善海马结构损伤,其生物学机制涉及调节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能量代谢等相关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