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鼠心肌细胞急性分离方法及影响因素探讨
作者姓名:任静娜  马宏昕  饶本龙  许正新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
摘    要:目的探讨酶解法急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Langendorff主动脉逆行灌流法对大鼠全心工作细胞进行酶解分离,分析分离过程中的诸多条件,从中优化最佳的分离方案,为膜片钳实验提供合格细胞。结果分离所用灌流液pH值为7.35~7.40,分离细胞的存活率最高。不同复钙方法对后续细胞存活有明显影响。三步梯度复钙后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一步、二步复钙法。细胞分离时,灌流速度对细胞存活率有较大影响,3mL/min流速时细胞存活率最高,不同灌流流程对分离细胞的质和量较大影响。采用钙-无钙台氏液先后灌流后再行酶解分离方式可获得长杆状、棱角分明、立体感强的心肌细胞,该细胞复钙后存活率为(56.8±2.6)%;直接使用无钙台氏液灌流后再行酶解分离方法获得(57.2±3.3)%的心肌细胞,其复钙后存活率为(36.7±3.5)%,前述方法明显优于后者。结论灌流液的pH值、灌流速度、细胞分离后的复钙方法及不同的灌流流程等因素可对大鼠心肌细胞的急性分离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张紫冠,李卫华,黄峥嵘,谢强,王鑫,王腾,黄从新.SD大鼠心肌细胞分离方法探索[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0,19(3):274-275,278.
[2]、关欣,李应东,马海彦,刘凯.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原代培养分离方法的改进[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1).
[3]、抑郁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
[4]、袁国会,刘少荣,陈红英,张传焕,孙晓健,刘文波.曲尼司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10):783-784.
[5]、张雷,吴德全,孙岩,单世光.大鼠胰岛分离的影响因素[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6):491-492.
[6]、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的分离与培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7]、王学胜,吴伦宽.卡维地洛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因素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2005,13(6):368-371.
[8]、王学胜,吴伦宽.卡维地洛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因素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5,13(6):368-371.
[9]、成年大鼠心室肌细胞的急性分离方法[J].中国老年学杂志
[10]、尹瑞兴,李佳荃,蔡捷,杨德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2):98-101.
[11]、武艳梅,高月,范雪.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左心室重塑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1,51(6):32-33.
[12]、王静,刘桂华,王爱玲.芪参益气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847-2848.
[13]、缺氧对大鼠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
[14]、硒对大鼠心电图及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5]、相有章,杨晓霞,宋术亮,边建朝,王林.硒对大鼠心电图及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18(6):425-428.
[16]、胡厚祥 祝善俊.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Bax蛋白表达的探讨[J].中国心血管杂志,1998,3(5):332-334.
[17]、张世亮.心痛宁合剂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45):31-32.
[18]、王瑞华,兰晓莉,曹国祥,安锐,张永学.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培养方法的简化及改良[J].心脏杂志,2008,20(2):154-157.
[19]、万大国,孙利强,吴帆,刘宗芳,曾秋棠.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6,46(29):26-27.
[20]、张志,于波.Apelin-13对急性缺血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8,16(9):693-69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