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价值
引用本文:唐金祥,齐丽贞,王芳,唐琪,刘百百.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17).
作者姓名:唐金祥  齐丽贞  王芳  唐琪  刘百百
作者单位:滨州市人民医院影像科;滨州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滨州市人民医院儿科门诊;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摘    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患者术后椎间隙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19例为研究对象,均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开展MRI检测,明确诊断后给予针对性干预治疗,重点观察该病症MRI检查影像学特征,随访12~15个月,分析患者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结果 MRI扫描T1加权,信号呈持续对称性低信号,T2信号则表现为明显高信号;扫描征象可见椎体软骨终板异常分离缺损,椎间盘破损。MRI征象中病变椎体与邻近正常椎体分界较为模糊;邻近受累椎体与椎间隙软组织均发生肿胀或增厚迹象,较病灶点椎间盘更为明显;治疗12~15个月,17例椎间隙感染者体征症状均完全消失,治愈率达到89.47%,1例治疗后依旧存在轻度间歇性腰痛,1例则伴有明显腰椎活动受限。治疗后,患者白细胞计数、血沉、C-反应蛋白分别为(10.35±2.17)×109/L、(78.69±8.34)mm/h、(51.97±4.07)mg/L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MRI技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后椎间隙感染诊断效果良好,能对感染病灶椎体、边缘、间隙及软组织做准确显像,明确患者病理变化特征,有助于准确鉴别诊断早期椎间隙感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