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花角蒿的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李硕  李响  杨康  杨秀娟  王智勇  施小宁  李越峰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 甘肃 兰州 730000;甘肃省中药质量与标准研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甘肃 兰州 730000;甘肃省中药现代制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60713);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GZK-2017-7,2018ZD04);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JR3RA201);甘肃省高校中(藏)药化学与质量研究省级重点实验室项目(zzy-2018-06);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2021A-079);敦煌医学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开放课题(DHYX20-10);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项目(2019A-077)
摘    要:黄花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 var.przewalskii为紫葳科(Bignoniaceae)角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甘肃、陕西、青海、四川等地,民间多用其治疗咽炎及口疮,疗效显著,基于黄花角蒿中的化学成分推测,其还具有镇痛、抗炎、抗损伤、抗癌、抗氧化等作用。自古代本草记载以来,黄花角蒿多被记载为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与角蒿植株记载混乱,故而对黄花角蒿进行本草考证,对其历史沿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与归纳,为研究黄花角蒿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关 键 词:黄花角蒿  历史沿革  化学成分  镇痛  抗炎  抗损伤  抗癌  抗氧化
收稿时间:2021-03-06
点击此处可从《中草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草药》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