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嗅鞘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长期实验和临床观察
引用本文:孙天胜,任继鑫,吴军,史建国,戴刚,胥少汀.嗅鞘细胞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长期实验和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22-124.
作者姓名:孙天胜  任继鑫  吴军  史建国  戴刚  胥少汀
作者单位: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北京市100700
摘    要:目的:嗅鞘细胞在大鼠完全损伤脊髓内长期存活和修复作用的研究以及嗅鞘细胞移植治疗人类脊髓损伤的观察。方法: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实验室用新生Wistax大鼠嗅球做嗅鞘细胞原代纯化培养,大量增殖后植入完全损伤的大鼠脊髓内,同时设立注入DMEM培养液和单纯椎板切除的对照组。术前及术后2,4,8,16和24周进行动物神经功能评定(BBB评分);术后24周取损伤段及其邻近脊髓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嗜银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了解脊髓再生情况;同时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在体内存活情况。选择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3—06/12住院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嗅鞘细胞移植,术后随访。结果:①手术后4周,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开始有运动功能恢复,嗅鞘细胞移植组运动功能好于DMEM注射组(P&;lt;0.01);在各个时间段BBB分值嗅鞘细胞移植组均高于DMEM注射组(P&;lt;0.01)。②苏木精—伊红及嗜银染色显示,嗅鞘细胞移植组,DMEM注射组脊髓损伤区及其近端都有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嗅鞘细胞移植组数量多于DMEM注射组(P&;lt;0.01),但都少于相应节段的对照组(P&;lt;0.01)。③24周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Hoechst标记的嗅鞘细胞仍存在于OEG移植组脊髓损伤段周围。④透射电镜结果见嗅鞘细胞移植组胶质瘢痕近端大量新生有髓神经纤维并形成S型突触连接。⑤患者运动功能无显著改善(P&;gt;0.01),感觉功能恢复明显(P&;lt;0.01)。结论:①移植的嗅鞘细胞可在受体内长期存活(至少6个月)并迁移。②嗅鞘细胞移植能促进轴突再生,并对脊髓功能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关 键 词: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神经再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