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药复方对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萍,章怡祎,张静生.中药复方对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7):54-57.
作者姓名:刘萍  章怡祎  张静生
作者单位:[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科研处,上海市200032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系,上海市200032 [3]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科,辽宁省沈阳市110032
摘    要:目的:观察经中药复方制剂处理后损伤的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问黏附分子水平的变化,分析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途径。 方法:实验于2004—01/2005--12在龙华医院科研实验中心完成。①选择SD大鼠7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复方0.4g/mL,0.8g/mL,1.6g/mL及3.2g/mL组,每组10只。以上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生理盐水、1g/L氟伐他汀、0.4g/mL,0.8g/mL。1.6g/mL及3.2g/mL中药复方(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生药,2mL/(次&;#183;只),分别腹主动脉采血,分离血清。②人血管内皮细胞HMEC-1与大鼠分组情况相同。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HMEC-1细胞均通过高脂血清处理细胞建立细胞损伤模型。各组细胞分别应用相应组别的大鼠血清处理72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组HMEC-1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比较:中药复方0.4g/mL,0.8g/mL。1.6g/mL及3.2g/mE组细胞培养上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4.33&;#177;0.19,4.44&;#177;0.34,3.46&;#177;0.17,4.33&;#177;0.27,6.27&;#177;0.25)μg(P〈0.01)1,其中中药复方1.6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4.55&;#177;0.20)μg/L(P〈0.01);以上各剂量中药同时能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mRNA表达水平,其中中药复方3.2g/mL组作用最为明显,而且显著低于西药组0.63&;#177;0.12,1.03&;#177;0.12(P〈0.01)]。 结论:以黄芪为君,栝楼、薤白为臣的中药复方制剂可明显下调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及其mRNA表达水平,从而减少细胞间黏附及血管内皮损伤,其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通过这一途径实现。

关 键 词:黄芪  瓜蒌  薤白  冠状动脉硬化  内皮,血管/细胞学  细胞间粘附分子1
收稿时间:05 16 2006 12:00AM
修稿时间:05 18 2006 12:00AM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