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8例临床分析
作者姓名:吴建荣  胡仙芝  余文惠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妇产科,430063
摘    要:
目的观察连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3个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诊断性刮宫后每天给予米非司酮12.5mg口服,1次/d,连服3个月。用药前后及用药期间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中FSH、LH、E2、P的含量,B超探查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变化,观察患者月经情况,注意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测定血中FSH、LH、E2、P的含量分别为(21.1±11.3)U/L、(18.4±4.7)U/L、(66.86±26.3)pmol/L、(0.87±0.31)nmol/L,治疗后血中FSH、LH、E2、P的含量分别为(10.2±5.1)U/L、(9.8±3.5)U/L、(45.23±17.31)pmol/L、(0.52±0.14)nmol/L。治疗后血中4种激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68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用药期间全部闭经,总有效率100%,其中有7例直接进入绝经期,43例停药后平均47d恢复月经,经量正常。另外18例月经稀发量少。贫血患者血红蛋白上升或恢复正常。68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肝肾功能正常,9例出现轻度恶心,停药后消失,14例轻度潮热、出汗。治疗前后B超探察子宫体积缩小,治疗前(143.82±30.2)cm3,治疗后(113.40±18.4)cm3,P<0.05。子宫内膜变薄,治疗前(8.2±0.4)mm,治疗后(4.0±0.2)mm,P<0.05。结论连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3个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关 键 词: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