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不同分钟通气量对机体的影响
引用本文:陈思.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不同分钟通气量对机体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0):97-98.
作者姓名:陈思
作者单位:辽宁兴城核工业二四六医院,125100
摘    要:目的 寻找最佳分钟通气量,以消除CO2气腹对机体的不良影响.方法 50例ASA Ⅰ~Ⅱ级,无循环、呼吸系统病史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病人,年龄25~69岁.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以咪唑安定、芬太尼、丙泊酚、万可松常规诱导插管,设置潮气量(TV)10~12 ml/kg,呼吸频率(R)12~14次/分,吸呼比1∶1.5,麻醉维持以丙泊酚3~5 mg/(kg·h),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气腹应用二氧化碳,平均流速3.0 L/min,气腹平均压力14 mmHg,气腹后适当调节呼吸参数,增加TV和R,使分钟通气量(MV)不同程度地增加.Ⅰ组MV保持不变;Ⅱ组MV增加10%;Ⅲ组MV增加20%;Ⅳ组MV增加30%;Ⅴ组MV增加40%;记录气腹前、气腹后5min、10min、20min、30min的MAP、HR、SPO2%、PETCO2.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及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Ⅰ组分别与Ⅱ、Ⅲ、Ⅳ、Ⅴ组比较,气腹前与气腹后各时间点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结果 MAP于Ⅰ组气腹前与气腹后各时间点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气腹后5min、10min、20min、30min Ⅰ组分别与Ⅲ、Ⅳ、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HR于Ⅱ、Ⅲ、Ⅳ、Ⅴ组气腹前与气腹后各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气腹前、气腹后各时间点Ⅰ组分别与Ⅱ、Ⅲ、Ⅳ、Ⅴ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SPO2%组内及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PETCO2于Ⅰ、Ⅱ、Ⅲ气腹前与气腹后各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气腹后各时间点Ⅰ组分别与Ⅱ、Ⅲ、Ⅳ、Ⅴ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手术时MV增加30%,对机体的干扰最小,安全系数明显提高.

关 键 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分钟通气量
修稿时间:2007-05-2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学研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